影评一直是编导艺考中的重点考查项目,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就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影评,但是从豆瓣一类的途径获取的影评对艺考生来说参考意义是有限的,可常有学生将这样的影评当成绝对范本去进行模仿,于是就陷入到各种误区之中,最后导致文不达意。
为此,我们归纳总结了一下大家容易踏入的误区,并从结构形式,内容铺设,风格表达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些误区,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助益。
结构形式粗糙,架构不稳
影评的结构形式是整篇影评的主体框架和主要方向的结合,是影评整体性的决定因素。结构形式包括了格式和视角两个部分。
格式上,格式是容纳文字的框架,直接影响影评的整体排篇和观感。很多学生不善把控影评的格式,导致内容松散无章,排篇版式混乱失衡。
格式不仅关联影评论述观点的分布,更关联着各版块的字数控制和版块排列顺序。
首先各版块的字数分布要合理,前后的引入和总结字数要精炼,而正文的释例分析字数要展开,但需要注意正文同类段落字数要相近,不要出现过大的字数差。
然后版块的排列顺序要根据论述的重点而改变,和主题挂钩越紧密的版块,观点越特殊鲜明的版块要往前放。
视角上,视角牵引着影评的写作方向,是影评整体思维的关键线索。
有时候学生容易忽略掉视角的挑选,只简单地顺应着模版式的角度对视听语言进行解析,这样会导致影评内容无法形成紧密的联系,造成脱节和僵化的结果。
影评的写作视角需要根据影片表达的特点来挑选,不同的影片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才能体现出对影片的了解程度和审美能力。
内容铺设呆板,乏善可陈
影评的内容铺设是骨架上的血肉,只有将考究的遣词造句和独特的分析对象结合在一起,才能打造一具鲜活的躯体。内容铺设包括对象和行文。
对象上,分析对象的选择能直接反映学生的细节把控能力和传媒审美的敏锐度。
只要学过传媒相关知识,比如视听语言基础,谁都可以对电影进行分析,这完全不是一件难事。
但是分析的层次才是判定高下的关键,有些学生停留在过于简单的视听手法分析,通篇都是景别,镜头运动,构图等词语的堆砌,这样会让影评流于表面,层次粗浅。
我们应该要学会去挖掘更有分析价值的分析对象,去分析那些精彩的隐喻,精妙的道具,一来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而来还可以展示自己理解 的层次深度。
行文上,影评的行文风格和遣词造句的能力会直接反映学生的阅读量和语文水平。
很多学生不注重行文的细节,用词太过于“幼稚”,不会用高级词汇,成语和诗词名句的运用也不甚纯熟,就会导致影评看起来很枯燥,没有美感。
想要提升行文水平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阅读,多看书,看好书,看到精巧的用词和漂亮的文段就摘抄下来,只有这样文字功底才会越来越强,更能形成自己独有的行文风格。
风格表达平庸,寡淡无味
影评的个人风格是吸引考官的利器,是决定这具打造好的躯体能否耀目独特的关键,如何让考官在拥挤的考生中一眼看到你,就看你的个人风格是否鲜明。个人风格包括论述和文风两个方面。
论述上,论述过程中的情感和特点传达决定了影评的温度。这里的温度并不是一个酸溜溜的抽象词汇,而是实际指向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情绪和关注点的表达。
很多学生把影评当成纯粹的评论文在写,可电影不是技术工人的产物,影评也不该只是电影的“观看说明书”。
的确要避免将影评写成观后感,但是影评和观后感两者之间,是是否具有分析逻辑的区别,而不是是否进行情感表述的区别。因此要避免过于生硬的技术性分析,而是要带着感情去真正论述你对电影艺术的理解。
文风上,文风是表达学生个人写作风格的部分,这是一个隐性溶解在影评每个字当中的抽象概念。
很多学生是完全没有文风这个概念的,对于风格的定位也特别模糊,于是影评显得千篇一律,毫无特点。要想拥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还是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阅读,风格的形成是从模仿中产生的,喜欢和擅长什么样的风格,就去看那种风格的作品。
想要繁复细腻,就去读阿斯塔菲耶夫;想要犀利敏锐,就去读纳博科夫;想要清冷婉约,就去读三岛由纪夫;想要简约自然,就去读理查德•耶兹。先学会欣赏,再学会模仿,个人风格就会自然的产生。
以上就是我们影评误区以及给出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大家也可以在评论中说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我们会挑选出来再写文章进行解答。
相关文章
北影艺考社区- 北京北影艺考培训学校官方微信
-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 beiyingyikaoBJ
-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梦想前行